专栏|孙若风:当代中国文旅的美学发现
2020-05-27
位于北京北河沿大街的孑民堂是北京大学旧址,孑民是第一任校长蔡元培的字,故由此得名,现在是中国旅游报社办公地。
近日到这里办事,想起蔡元培大力倡导美育,而经他一再邀请出山的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开山之人,当时王国维还留着辫子。蔡元培同样力聘的陈独秀呼吁“文学革命”,更是振聋发聩。此后,传承美学薪火的北大教授、我的两位安庆老乡朱光潜、宗白华,他们的美学著作成为今天大学、中学指定学习书目。又想到新中国成立后多位老部长在这里办公,中国文化报社在这里创刊继而搬出,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,中国旅游报社入驻。
孑民堂院内景致
我蓦然感到这里与美学美育冥冥之中存在联系,感受到美学气场、学统的传承,感受到为创造中国人的美学生活进行的接力,这里是中国美学美育的发祥地呀!或者说,这里是中国美学美育的道场之一。做文旅就是做美的使者,无论是事业、企业、社团、机关、研究机构,无论是单位、个体,都是做发现美、创造美、传播美的工作。或许正在做这样工作的人说,别说的那么神圣、美好,我就是养家糊口。但这是不矛盾的,它神圣,因为美神圣;它美好,因为生命、生活美好。况且,养家糊口里有宗白华说的生活美学。有价值、有意义、充实的人生,就是诗意人生。这一点,各行各业都一样。文旅工作的责任,就是帮助实现这样的人生。
从美学的角度切入文旅工作,是从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精神维度的切入。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中,文化和旅游在体制上实现融合。“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”,记得在当时的微信中,这样充满热情的点赞不断被刷屏。而且,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级,每一轮挂牌,都掀起一波波这样的声浪。发布这些内容的微信好友们,一下子都显得那么文艺,那么有浪漫遥远的情思。作为长期在文化部门工作的人,我很少见到这样的场面,令人动容,它击中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。而我又相信,首先是这件事情击中了这个社会最柔软的地方:“诗和远方”代表着以知、情、意为特征的审美追求。社会需要美,需要通过文化和旅游工作,去发现、丰富、创造生活、生命之美。“诗与远方走到了一起”,就是美与美走到了一起,是美的使者与美的使者的壮会。
美学、审美、美育相互关联,环环相扣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,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,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。此后,又就美育工作提出要求。近年来,中央多次就相关工作做出部署,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顺乎民心之举,文旅在一起,更好地承担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。对美的需求,是党和人民的期待,是时代降予的大任。
这种期待,是基于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。孔子算是中国做文旅美育的鼻祖,他是位美学家,《论语》中不仅记载了“尽善尽美”等美学见解,还记载了他关于美文、美乐、美衣、美食的评论,品位很高,可称通才,在当时肯定很时尚,今天也没有过时,令人相信美的永恒。这些评价都是他对学生亲口说的,显然是在进行美育。他的美育工作包括“六艺”,主要是礼乐之美,也包括游历。带着学生周游列国,目的是宣传政治主张,同时也在游历中增长了学生的才干。
六艺
人们一般认为,孔子在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是把课堂从宫廷搬到了民间,在我看来,他还有一个贡献,就是把课堂从固定的教室搬到了游历途中,在开创研学旅游方面,他也堪称后世之师表。孟子继承了他的教学方法,也是做的文旅美育。再后来,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就成了传统。
孔子驾车游学图
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学生活,是文化和旅游最大的通约数、最重要的共同点。中国的文化和旅游,在审美上具有同源、同步、同构、同向的特征。首先看同源。文化艺术之美与旅游之美在根本上是相通的,在我们这样一个相信天人合一的民族,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,人文也是象天法地、观察万物并与万物共生的产物。《周易》很早提出“天地人三才之道”,表达出人类与天地合一、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。从这样的哲学理念出发,中国古典美学家在谈及文化艺术产生的根源时,都从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中寻找终极答案。从这一点出发,文旅融合,是同根所生、失散兄弟的重逢。
第二看同步。鲁迅说六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,其实,这也是以文学为代表的美的自觉时代,文化艺术和旅游都在这个时期实现了自觉,所以出现了灿若星辰的文学艺术家,还出现了最早的旅行家。曹丕的《典论·论文》被视为文学自觉的标志,我也注意到,曹丕的父亲曹操自觉得更早。原文化部在秦皇岛有一个教学基地,几乎每年我都要去,站在海边,总会想起毛泽东同志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中说的“魏武挥鞭,东临碣石有遗篇”,即曹操的《步出夏门行.东临碣石》。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后,原国家旅游局在这里也有一个教学基地,我又去到这里。
秦皇岛
因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,我第一次意识到,曹操的那篇诗,既是文学史上首篇通篇写景的作品,也是首篇游记,在文旅史上有重要一席。曹操那一趟到当时的北戴河,另在《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》里,否定了前朝帝王这里追求长生的做法,认为“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”,这样说来,他可是旅游康养理论第一人啊。今天,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节点,文化和旅游组成“美学军团”受到社会关注,审美回归大众生活,从美学发展上看,也是一个文旅审美同步发展的实证。
第三看同构。先秦以来占主导地位的“天人合一”哲学思想,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,文化和旅游的审美,不仅没有例外,而且表现更为突出,它们本身就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组成部分。审美的最重要特征是以感知的方式接触万物,文化和旅游,都重在知、情、意对于世界物象的体验,即刘勰所说的“神用象通,情变所孕,物以貎求,心以理应”。实际上,文化之美与旅游之美在很多情况下,是先产生了旅游之美的体验,进而通过各类艺术表达这种体验。旅行之美与艺术之美是一次审美活动的两个过程,先写景后抒情,先写旅游之美,终有文化艺术之篇,从而形成物我浑融的意境之美。这种基本格式,实际上是两个审美形式的直接反应。如今微信上看旅游者发朋友圈,总是先有旅游行为,接着是“有图有真相”的内容,仍然沿袭着这样的格式。
第四看同向。自古以来,中国美学的主流都以真、善、美结合为价值取向,三者既相互区分又相互依存,不可偏废。蔡元培认为,“美育者,与智育相辅而行,以图德育之实现者也”。中国古典美学家在探寻美的本质、起源、规律时,总会谈到他们心目中的万物本原“道”、“气”,而“道”和“气”都有着真与善的要求,古代文艺理论中所谓“文以载道”、“养浩然之气”,都是这个意思。当年司马迁壮游天下,然后发愤著书,不仅为后世留不朽的《史记》,还留下了在游历和写作中追求真、善、美的示范。
组建文化和旅游部,为文化和旅游在体制上打开了互通之门,也为所有从业者打开了一扇从文化和旅游共同的方向认识美、体会美的窗子。文化和旅游的融合,是二者在审美上的互通。我们应该在形而上的层面,把握文化艺术和旅游共同的精神法则,以此观照和统领相关领域的工作,执一驭万,纲举目张。
“世界这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,2015年一位教师的辞职信,被网友评为“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,没有之一”,我认为,这是文旅之美的“十字宣言”。文旅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和审美发展的大事件,其作用终将显现出来。
“此中有真意,欲辩已忘言”,在美学语境里要把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具体工作说清楚是很难的,但中国美学应该是思考工作时的一个哲学维度。审美新时代,爱美中国人。文化和旅游工作,有责任创造一个生机浩荡的美学世界,把社会大众的心灵之感、审美之想带上新的精神高度。撰稿:孙若风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、文化和旅游部原科技教育司司长
图片来源于网络